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
发布日期:2018-07-13 10:08

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

 

济工商管发〔2018〕28号

 

 

关于积极落实“一次办成”改革要求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济发〔2018〕23号)要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特制订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全面梳理“只跑一次”和“零跑腿”登记事项清单,完善线上线下登记受理审核机制,优化细化登记流程,统一登记标准,规范登记行为,依托全程电子化登记、微信办照等登记手段,全面提升登记工作效能和登记服务水平,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统一、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审批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法治化、便利化、现代化的营商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窗口标准化、登记规范化、注册便利化、队伍专业化、考评常态化建设,实现登记效率明显提升,窗口服务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和企业对商事制度改革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最多跑一次”“零跑腿”“容缺受理审批”登记事项目录。今年6月底前实现“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并实现“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事项覆盖率100%。

(二)推行“马上办”、“就近办”、“上门办””。进一步提升局所一体化登记工作水平,为偏远地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登记服务;2018年6月底前,制定并实施“马上办”、“上门办”登记事项目录,2018年底前“马上办”、“上门办”事项覆盖率达80%以上。

(三)实行“一次办成”,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18年6月底前,将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四)提升预审工作时效。2018年9月底前,将预审时间争取压缩至1.5天以内。

(五)提高预审质量。2018年12月底前,力争将预审受理一次通过率提升至80%以上。

二、主要内容

(一)清理公布“最多跑一次”“零跑腿”等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以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按照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等要求制订“只跑一次”“零跑腿”“容缺受理审批”“马上办”“上门办”等(以下简称“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对目录事项的办事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腿次数。

(二)探索推行登记注册服务效能的工作机制。在各级登记窗口推行“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限时办”制度。已在登记大厅办理的,不得强制要求企业补填网上流程。对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即时办”,减少企业和群众等候时间和跑腿次数。将审批服务延伸到银行营业网点和偏远的市场监管所,方便企业“就近办”,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继续推行登记注册“一人受理审核制”,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要一次办结、马上办理,实现登记注册“最多跑一次”。对复杂登记事项需要集体会商的,实行“限时办”,并向企业承诺办结时间。

(三)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把握登记流程的关键环节和登记的重点事项,分类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办事指南和登记注册范本,向社会公示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实行一窗办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细化量化登记标准,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对历年来市局出台的优化发展环境的关于登记注册方面的各项措施,只要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修改解决,一律继续执行。严格以总局制定的材料规范为限,一律不得擅自要求企业提交材料规范以外的证明材料;严格以登记注册法定程序为限,一律不得擅自增加任何程序和要求;严格执行市局登记注册不予受理事项备案上报制度,登记注册人员只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

(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便利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登记改革。进一步优化全程电子化和微信登记系统,扩大全程电子化、微信办照的覆盖面,提升全程电子化和微信登记系统办照率。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把登记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咨询热线结合起来,实行业务远程申请、材料在线提交、实时审查核准,打造企业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纸质和无纸化登记相互融合的登记模式。积极鼓励县区局探索对适宜的登记注册事项开展智能化审批系统建设,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全程电子化、微信办照工作的推进,企业注册局要制定相关阶段性工作目标。

(五)优化窗口“一站式”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各级登记窗口全部进驻审批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理。部分县区还结合辖区特点,实行“局所一体化”登记。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优化提升“一站式”登记功能,实现登记注册事项的“一窗通办”。根据企业办件频率、办事习惯,不断优化调整网上预审和窗口受理审批人员分工及岗位设置,合理配置登记资源。要加强登记窗口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六有”要求。一是有引导服务。在窗口配备引导人员,提供业务咨询、办事引导和相应的业务导办须知。二是有业务咨询电话。要配备满足企业需求的咨询电话,配备专人接听,向社会公示,并确保工作时间畅通。三是有自助服务设施。配置自助电脑、便民服务等设施,可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的自主查询、自主申报、自主打印。四是有登记指南。通过指南告知企业登记注册的事项内容、办理流程、登记条件、操作指引以及登记样表等。五是有处(科)长值班岗。处(科)长轮流在登记窗口解答疑难问题、快速处理企业诉求。六是有投诉举报方式和快速处理机制。在登记大厅醒目位置公开监督投诉电话,设置群众意见箱,接受群众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投诉并在有效时间内答复处理。

(六)创新便民服务方式。深入推行容缺受理审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容缺受理审核目录》,对企业提交的登记材料在《目录》范围内的,允放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让企业少跑腿,投资项目早落地。实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营业执照免费寄递等便利化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对市及县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动能转换“四新四化”重点企业以及实缴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新设企业办理登记注册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可根据企业需求,实行专人联系跟踪指导和“企业不跑,我来跑”的上门代办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委、市政府2018年的重点改革任务,是全市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服务全市“1+454”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工作目标,为此全系统必须高度重视,把窗口服务便利化改革作为展现改革成果、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落实好。市局确定成立由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局、市局各处室、直属机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企业注册局,负责对全系统“提升登记注册服务效能,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各区、县市场监管局要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制订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细化深化改革、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的对策措施,加强工作领导,强化工作保障,细化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二是提升服务理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发展大局,精准贯彻上级部署,凝聚改革共识。要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用新发展理念认识问题,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要换位思考,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只为服务发展想办法,不为被动低效找理由。要引导登记注册人员进一步强化四种意识,提升四种能力,即强化大局意识,提升服务改革的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尽责担当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爱岗奉献的能力;强化效能意识,提升履职创优的能力。

三是严格制度落实。不断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切实履行并结合改革实际完善细化首办负责制、“AB角”工作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公开承诺制等五项制度,规范登记行为,统一工作标准,做到不推、不拖、不卡。细化窗口岗位职责,严格按照登记事权受理审核,做到不错位、不越权、不推诿。实行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等“四公开”制度。

四是优化队伍结构和素质。围绕“提升登记注册服务效能,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目标,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配足配强窗口登记人员。按照登记窗口数量×1.5的比例配备正式工作人员,确保窗口登记力量能够满足新形势对登记工作的新要求。保持窗口队伍稳定和合理交流,窗口工作满2年以上人员占全部人员比例要达到80%以上。在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方面要向窗口人员倾斜。建立新进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窗口锻炼制度,窗口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年。要加强窗口登记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操作培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对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断增强综合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是扩大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提升登记注册服务效能,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和政策法规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宣传改革中涌现的好做法、好成效,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窗口建设成果,更加理解和支持窗口工作。

六是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登记注册全程跟踪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对预审、受理、核准等关键环节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定期在内网公示,作为对各单位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专项督查考核制度,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市局领导包挂县区局登记窗口的方式,对各县区局落实“提升登记注册服务效能,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帮扶和督导。市局将落实本项工作情况和成效列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好、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改革落实明显滞后或不推动、不落实,拖全系统后腿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附件:“提升窗口登记注册效能”局领导包挂分工表

 

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8年6月28日

 

附件                 

                           “提升窗口登记注册效能”局领导包挂分工表

领导

包挂分工单位

参加处室

杨先杰

高新

市场处

孙建忠

历城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闫一大

槐荫

网络监管局、

个体私营服务中心

邱锐

市中

财装处、广告处

李建国

天桥

消保处、消投中心

姜淼

长清

法制处、公平交易局

马怀明

济阳

办公室

庞金良

南山

企业注册局

徐超丽

平阴

合同处、离退休干部处

王圣水

历下

企业注册局

何玉明

商河

公平交易局

侯吉广

章丘

商标处

 

 

 

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8年6月28日印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